近年來,洪湖市加快推進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,在種業體系、水產加工、品牌建設等多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,漁業已然成為本地的特色產業和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。
走進洪湖老灣的這家魚類良種繁育企業,在池塘邊,工人們正在忙著打撈鱖魚的餌料魚——鯪魚。
洪湖市英夢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技術員劉天仿告訴記者:“鯪魚是用來喂池子中的鱖魚,當餌料魚的,一天大概要用兩三千斤。”
俗話說:“中國鱖魚看廣東”。過去,廣東的鱖魚苗占全國市場八成份額,洪湖的鱖魚苗也主要來自于廣東。而現在洪湖這家企業就能滿足荊州甚至湖北市場對鱖魚苗種的需求。
洪湖市英夢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圓告訴記者:“今年產魚接近30億尾,單鱖魚產了接近2000萬尾,銷售至全國各地,漢川、漢南,黃岡、黃石,岳陽、重慶、江蘇,甚至廣州也有我們的客戶。”
與其他省份相比,湖北的種質資源優勢較為突出。當前,農業部門正引導企業與科研院所深度合作,帶動水產苗種生產經營,逐步完善種業體系。
育種是補鏈,而深加工則是延鏈、強鏈,走進洪湖市新宏業食品有限公司,小龍蝦加工剛剛結束,正進入淡水魚的加工階段。
洪湖市新宏業食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育慶告訴記者:“目前每天可以加工淡水魚大概50萬斤左右,今年小龍蝦加工量達到了5.78萬噸,與去年同期相比,增長了10%左右。””
從半成品加工到魚蝦全系列產品深加工轉變,新宏業已經成長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,產品銷售遍布全國。(記者:唐蜜)